推广 热搜:
您的位置:首页 > 宠物百科 > 宠物大全 >

黄山短尾猴

2024-07-30宠物大全
关键字:黄山短尾猴
黄山短尾猴(学名:Macacathibetanahuangshanensis)是藏酋猴的亚种之一,属灵长类动物,是猴科中较大的一种。四肢粗壮,体态高大,肌肉前凸后翘,两眼炯炯有神。成年猴一般体重15千克左右,最大者达34千克。它们蓄着山

黄山短尾猴(学名:Macaca thibetana huangshanensis)是藏酋猴的亚种之一,属灵长类动物,是猴科中较大的一种。四肢粗壮,体态高大,肌肉前凸后翘,两眼炯炯有神。成年猴一般体重15千克左右,最大者达34千克。它们蓄着山羊胡,长眉短尾,面大腮圆,身披深褐色长毛,色彩纯正,有似金丝,故又称金丝猴。又因其尾短不过6厘米,仿佛让人用刀砍断了似的,名短尾猴、断尾猴。黄山短尾猴是中国独有些一种猴类,分布于中国黄山风景区。

宠物的形态特点

黄山短尾猴一般体长为50-82厘米,体重15千克左右,最重记录为33.5千克。体形浑圆憨实,颜面宽阔,身体及四肢粗壮,尾非常短,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,其长度仅5厘米,成年猴两颊和颏下的须毛像兜腮胡子,且其唇下的颏须暗褐色,而周围棕白色呈层次分明的半月形。成年雄猴颜面近似青灰色,雌猴为暗红肉色,幼年个体不分雌雄均为淡肉色。成年雌猴在交配期外阴涨红。体毛长而密,成年猴毛长8-12厘米,其毛色在幼年为淡褐色,将来渐渐变深,至成年为深褐色,但胸腹部及四肢内测较淡,呈淡棕褐色;肩部、颈部和后背的毛较为粗糙。胼胝的周围裸露无毛。头顶毛亦长,但不由正中向两边分开。成年猴的眉毛多呈棕黄色,老年猴面部出现白毛,常伸向鼻侧。其头顶褐色显著。

宠物的性格特征

黄山短尾猴除采食或嬉戏追逐时上树外,大多数时间都在地面活动。群居,受到惊吓时,飞速结队从地面逃跑,但逃距不远。具弯竹垒柴习性。栖息于黄山密林之中,常常成群活动在峰林峡谷之间,攀峰登崖,如履平地,来时浩浩荡荡,漫山遍野,去时不见踪影,不知所向,让人们称为黄山上的精灵。令游人目不暇接。喜多岩石的疏林山坡。比较畏惧寒冷,昼行性、树栖的动物。除采食和夜宿多在树上外,白天大多在地面或矮树上活动。常在小河沟中翻石扒捞落在溪沟中的枯枝烂叶以探寻昆虫、草叶等作为食物。喜欢群居,每一个群体的数目为10-30只不等。与中国其他猕猴类比较,地栖性更强,特别在受到惊吓后多沿地面逃窜。黄山短尾猴游荡路线常较固定,在河边、竹林中运动时,常呈肯定顺序,可在地上形成猴路。
喜群居,每群个体约30-80只不等,成年猴不甚活泼,饱食后常将颊囊中贮存的食物翻回口中慢慢咀嚼,或互相理毛,冬季喜欢依偎在石壁上晒太阳,第1顺位雄猴即猴王有时爬在高树上摇晃枝头。幼猴十分爱动,攀抓树枝互相打闹几无休止,容易见到4~5只幼猴吊成一串然后再由下而上翻回横枝。夜间坐在石壁上分成几个小堆挤在一块睡眠,幼猴多夹在大堆的中间,猴王和第1顺位雌猴在一块,但猴王和第2、3顺位雄猴常分堆睡眠。夏天(6-8月)分散在几棵相邻的大树上睡眠,以适应炎热的气候。猴群在一处活动几天后,便在巢区内漫游,迁移时成年雌猴在前,成年雄猴压队,仔猴吊在母猴腹下,响声小,速度快,日活动距离为1-2千米,夏天最长,秋天居次,春、冬天大致相等,在一处滞留天数为1-5天不等。受气候和植物物候期的影响,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。

宠物的生活环境

原始阔叶林、针阔混交林、竹林地带、落叶阔叶林与中山针阔混交林。栖息高度在黄山为600米-1600米(最高峰1860米),主要借助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带这两个林带。在其栖息地中有山溪水源和悬崖陡壁,供猴群喝水和夜间睡眠。栖息林带的植被以山毛榉科植物为主,其果实和叶是短尾猴的主要食物,尤其是果实,在秋天和大多数冬天被广泛食用。

相关文章

更多>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