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眼镜蛇(拉丁学名:Naja naja),是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一种蛇,亦是眼镜蛇属中的要紧代表种。印度眼镜蛇是有毒蛇种,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国内,因此得名。此蛇种及整个眼镜蛇属的学名关键字“Naja”,语源来自印度教中的蛇神“那伽”。
宠物的形态特点
印度眼镜蛇平均长度为1.4—1.6米,已知最长的记录是一条长约2.25米的雄蛇。普通的一般也都能超越1.6米长。在斯里兰卡最长的记录维持者是条母蛇,身长1.85米。雄蛇的躯干及尾部一般都要比母蛇更大。 [1]印度眼镜蛇的鳞片呈覆瓦状斜向排列且色彩多样。有淡褐色、褐色、橄榄绿、暗灰绿或全黑的印度眼镜蛇,而且这类颜色可以互相掺混在一块儿或呈现横纹状。它的喉部一般为粉黄色。不过大家也会发现一些变异的白化个体:全身呈粉黄色而双眼为红色。 [1]
在面对敌人时,印度眼镜蛇颈部的外皮可以伸张,以摆出其著名的威胁姿势。 [1]
印度双眼蛇既无外耳也没鼓膜、耳孔及耳咽管。但其拥有很发达的视觉。与大部分靠眼球凸面晶体聚焦来看景物的脊椎动物不同,印度眼镜蛇的晶体直接贴在它的视网膜上面。印度眼镜蛇的上下眼睑愈合在一块,形成了一层“透明薄膜”。当蛇在蜕皮时,双眼的色泽一般会变得灰白,由于此时它的两片”透明薄膜“会变成两道乳白色的障壁物,伴随蜕皮过程一并掉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