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
您的位置:首页 > 宠物百科 > 宠物资讯 >

红翅绿鸠特点及生活习性

2024-07-29宠物资讯
关键字:动物百科
红翅绿鸠(学名:Treronsieboldii)是鸽形目,鸠鸽科,绿鸠属的一种中型鸟类,体长约28-33厘米,体重约200-340克。红翅绿鸠为留鸟,仅有少部分迁徙。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,有时也见于林缘耕地

红翅绿鸠(学名:Treron sieboldii)是鸽形目,鸠鸽科,绿鸠属的一种中型鸟类,体长约28-33厘米,体重约200-340克。红翅绿鸠为留鸟,仅有少部分迁徙。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,有时也见于林缘耕地。常成小群或单独活动,主要以山樱桃、草莓等浆果为食。繁殖期为5-6月。营巢于山沟或河谷边的树上,巢呈平盆状,甚为简陋,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,每窝产卵2枚。分布于日本、越南、菲律宾和中国。

红翅绿鸠特征及生活习性

1、形态特点

红翅绿鸠是中型鸟类,雄鸟的前额和眼先为亮橄榄黄色,头顶橄榄色,微缀橙棕色。头侧和后颈为灰黄绿色,颈部较灰,常形成一个带状斑。其余上体和翅膀的内侧为橄榄绿色。有些个体的上背更沾有栗红色。翅膀上上的飞羽和大覆羽黑色,并有大块的紫红栗色斑,而且大覆羽和次级飞羽的黄色羽缘较宽,在形成二道翅斑。中央一对尾羽为橄榄绿色,其余两侧尾羽从内向外由灰绿色至灰黑色,并具备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灰绿色端斑,在尾羽的两侧形成黑边。额部、喉部为亮黄色,乳房为黄色而沾棕橙色,两胁具灰绿色条纹,腹部和其剩下体为乳白色或淡棕黄色,比其他绿鸠类腹部的颜色淡,是它与其他绿鸠的明显不同之一。腋羽和翼下覆羽灰色,覆腿羽黄褐色或棕白色,而缀有灰绿色。

雌鸟的羽色与雄鸟相似,但颏部、喉部为淡黄绿色,头顶和乳房没棕橙色,后背和翅膀上也没栗红色,均被暗绿色所取代。

虹膜的外圈为紫红色,内圈为蓝色,嘴为灰蓝色,端部较暗,脚为淡紫红色。

大小量度:体重♂238-340克,♀200-298克;体长♂299-329毫米,♀215-316毫米;嘴峰♂18-22毫米,♀18-20毫米;翅♂168-194毫米,♀170-193毫米;尾♂120-155毫米,♀102-136毫米;跗蹠♂19-25毫米,♀18-25毫米。(注:雄性♂;雌性♀)

2、栖息环境

红翅绿鸠为留鸟,仅有少部分迁徙。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 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,有时也见于林缘耕地。

3、生活习性

常成小群或单独活动。飞行快而直,能在飞行中忽然改变方向,飞行时两翅煽动快而有力,常可听到呼呼的振翅声。鸣叫声则非常象孩子的啼哭声。主要以山樱桃、草莓等浆果为食,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实与种子,觅食多在乔、灌木树上,也在地上觅食。

叫声:圆润的wu-wua wu, wu-wua wu或 ah oh ah oh。

4、繁殖方法

繁殖期为5-6月。营巢于山沟或河谷边的树上。巢呈平盆状 ,甚为简陋,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,每窝产卵2枚。卵的颜色为白色,光滑无斑。鸽子嗉囊是食管在进入体腔前,食管壁中段向一侧膨大所形成的球形袋囊。坐落于前食管与后食管 之间。其内腔可分左右两个侧囊,囊壁较薄怛稍厚于前食管,坐落于胸前由两根鸟喙骨所形成的三角区内,后缘紧贴于胸肌前缘。前面与 皮肤真皮层下的皮肌紧贴。皮肌能起到持续压缩嗉囊的功能,将嗉囊内饲料呕雏。
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