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嘴鱼又名半颚鱼,产地:新加坡、印尼苏门答腊岛、泰国;外形和习性:鱼身长57厘米,野生种可达10厘米,体圆筒形较纤细,头后背至尾柄平直。主要特点是下颌向前延长,不可以活动,上颌短小呈三角形,能活动张合。背臀对称,坐落于尾柄前,离得远远的头部。腹鳍不发达。
1、整体概述
背鳍、臀鳍、尾鳍带黄色,背鳍基处有红色斑块,也有臀鳍红色;腹鳍上有红色斑块;这类体色常不稳定。鹤嘴鱼喜含盐水质,每10升水加2小匙盐,氢离子浓度10100nmol/L。雌鱼怀孕和幼鱼成长期,水中不可缺盐。最宜水温26-28℃。喜食动物性饲料和活饵料配方,也食苍蝇等小昆虫。雄鱼好斗,注意隔离,以免斗断了下颚,发生伤亡,但与其他鱼类不斗,可以和它种鱼混养。繁殖特征:4月龄左右性成熟。雄鱼背鳍上出现红色斑块;雌鱼没;雌鱼大于雄鱼,腹部明显圆大。需要微盐水和优质鲜活饵料配方;环境安静,没惊扰;卵胎生,亲鱼也会食仔,要用隔离法繁殖产仔。雌鱼1次可产仔鱼50-60尾,多时上百尾,但,饲养亲鱼的水质和饵料配方需要符合需要,不然,仔鱼的成活率非常低。
2、生活习性
体型
鱼身长5~7厘米,野生种可达10厘米。圆筒形较纤细,头后背至尾柄平直。主要特点是下颌向前延长,不可以活动,上颌短小呈三角形,能活动张合。背臀对称,坐落于尾柄前,离得远远的头部。腹鳍不发达。体色基调灰白色,后背较深偏褐色,两侧较浅偏淡绿色。背鳍、臀鳍、尾鳍带黄色,背鳍基处有红色斑块,也有臀鳍红色;腹鳍上有红色斑块;这类体色常不稳定。
习性
鹤嘴鱼喜含盐水质,每十升水加2小匙羹盐,PH7~8。雌鱼怀孕和幼鱼成长期,水中不可以缺盐。最容易水温26~28度。喜食动物性饲料和活饵料配方,也食苍蝇等小昆虫。雄鱼好斗,注意隔离,以免斗断了下颌,发生伤亡,但与其他鱼类不斗,可以和它种鱼混养。
3、成长繁殖
它们的鱼卵存在一个生命潜伏期,也就是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燥贮存才能正常发育。对于大部分类型而言,在人工条件下繁殖,大家需要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干燥周期,并用碾碎的泥炭苔作为产卵底质。一些南美洲的品种如Cynolebias属(人唇鳉属)好像对泥炭苔相当敏锐,繁殖时还应在泥炭中混适合量的粘土。依据产卵行为有什么区别,一年生鳉鱼 又可分为底质表面产卵和底质掩埋产卵。非洲的Nothobranchius属(假鳃鳉属)鳉鱼是底质表面产卵鳉鱼。它们在泥炭苔上面产卵,产卵过程结束后,再用一支强壮的鱼鳍将卵运送到泥炭苔中。因此,在繁殖此类鳉鱼时,仅需一层较薄的泥炭苔作为产卵底质。产卵时,雄鱼游到雌鱼上方,把它压到泥炭苔中,然后用宽大的背鳍和臀鳍紧紧抱住雌鱼。繁殖假鳃鳉属鳉鱼可以用塑料盒盛放泥炭苔,在盒子前面剪一个洞,再盖上盒盖即可。这样设置,大家就不必在饲养缸中铺设过多的泥炭苔了。鱼儿也会非常乐意同意如此一个产床。南美的鳉鱼是底质掩埋产卵。它们会将鱼卵完全埋入底质中。特别对于Cynolebiasnigripinnis等鳉鱼,更需要筹备较厚的泥炭苔,它们埋藏鱼卵的深度几乎和自己的长度相当。和前一种鳉鱼一样,大家也可以用玻璃瓶或塑料盒来盛放泥炭苔,但对于南美鳉鱼来讲就要筹备相应高些的容器。一年生的鳉鱼会频繁地在底质中产卵,大家所要做的只是每隔2~4周就用新的泥炭苔替换掉鱼缸中埋有鱼卵的泥炭苔。再将它们倒入网眼细密的网子,仔细筛选出鱼卵,并将它放在两层报纸中间干燥24小时。然后与干燥的泥炭苔混合,装入塑料袋中(不要忘了标明类型和日期),在室温下保存。依据品种的不同,在几周甚至数月之后,将它们浸入水中,并提升温度促进幼鱼发育。待第一批幼鱼孵化后将泥炭取出干燥。一般在4周内多次进行这种浸水、干燥的操作,就可孵出大部分的幼鱼。
与一年生鳉鱼相反的是非一年生鳉鱼。这类品种大多使用附着式产卵,也就是说,它们会把卵产在纤维状的水草丛中, 甚至是沉木或石头的裂缝里,譬如一些灯眼鱼。饲养者大多用由深棕色或绿色毛线扎成的毛线拖把作为产卵材质,如此一来,鱼卵的采集工作就变得极为容易了。这类鱼卵在产下后几小时内就会变得非常硬且几乎不怕挤压,可以放心地用手指来分捡。非一年生的鳉鱼卵无须干燥,直接存放在水中。当然,一年生和非一年生的区别并不一直这么简单,如Callopanchax属(丽纹高身琴尾鳉属)和Fundulopanchax属(底栖琴尾鳉属)。假如大家能象对待一年生鳉鱼那样,将鱼卵干燥,就能促进它们更好地发育。它们的发育期大约4~6周左右。其他属非常多种类的鱼卵也可以放进泥炭苔中干燥。如此做有一个明显有哪些好处,那就是可以降低被水霉菌感染的可能性。我一直用一个小盒子,里面铺上泥炭纤维或黑色的泥炭颗粒,再把分捡出来的鱼卵放进来。盖上盖子可以维持恒定的,较高的湿度。然后,就要静下心来好好察看鱼卵的发育状况了。大部分Aphyo百度竞价推广ion属(琴尾鳉属)鳉鱼的鱼卵发育期为10~14天。灯眼鱼,欧洲和北美洲的鳉鱼鱼卵最好放在水中孵化,还需向水中添加一些亚甲基蓝,预防感染水霉菌。大部分类型的幼鱼可以摄食刚孵化的丰年虾幼虫。我一般把幼鱼放在1升甚至更小的容器里,如此,幼鱼不必长距离游动就能和它们的猎物亲密接触。当然了,这个小容器里的水需要天天100%地更换,且决不可以用新水。我一般是抽取饲养缸中的水。幼鱼成长非常快,几星期之内就要将它们移入大些的水族箱中。待幼鱼稍大的时候,就能投喂红虫、水蚯蚓甚至是冷冻饵料配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