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
您的位置:首页 > 宠物百科 > 宠物资讯 >

暗色吸蜜鹦鹉特点及生活习性

2024-10-10宠物资讯
关键字:动物百科
暗色吸蜜鹦鹉(鸟纲动物)一般指烟色吸蜜鹦鹉。烟色吸蜜鹦鹉(学名:Pseudeosfuscata)羽色鲜艳,鸟体主如果深褐色,头部、胸前的颜色有红色、桔色、黄色3种不一样的颜色。主要以花粉、花蜜与果实为食物,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、更特别的是细

暗色吸蜜鹦鹉(鸟纲动物)一般指烟色吸蜜鹦鹉。

烟色吸蜜鹦鹉(学名:Pseudeos fuscata)羽色鲜艳,鸟体主如果深褐色,头部、胸前的颜色有红色、桔色、黄色3种不一样的颜色。主要以花粉、花蜜与果实为食物,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、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,称为刷状舌,便捷该鹦鹉深入花朵中获得食物。身体内部的架构也很与众不同,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,以便分解食物。但因为该吸蜜鹦鹉没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,它们的沙囊处置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很多。分布于印尼和新几内亚。

暗色吸蜜鹦鹉特征及生活习性

1、外形特点

烟色吸蜜鹦鹉,体长24-26厘米,体重117-192克。成鸟一般外观是橄榄褐色的羽毛,头部、胸前的颜色有红色、桔色、黄色3种不一样的颜色,一般颜色是因年龄、性别、产地而不同,上体是暗黄色,颈部前围一条橙黄色或红色领。一般情况下,胸腹部间由一些棕色横条纹,腹部以下是黄色或橙红色;下后背和臀部,显示奶油色;底部是暗棕色,黄色或橙红色;翼下黄色或橙色。尾巴是黄橄榄色。颈的项链。鸟喙是深橙色。尾巴短圆是单调的橄榄黄色。下颌骨橙色,脸颊有裸露的皮肤,虹膜为红色,腿灰色。

雌雄没有明显的外表差异,但有个可以稍微用肉眼辨别的办法:雄鸟的尾部上缘是呈红棕色,而雌鸟是呈深蓝色。

幼鸟其下体比成鸟有更多的黄色或橙色标记,它们的下后背和臀部是暗黄色或奶油,嘴是黑褐色,基部有一点点暗黄色。虹膜是黄灰色。臀部有更均匀的暗紫蓝色。

2、栖息环境

烟色吸蜜鹦鹉在当地是容易见到和相当常见的物种,栖息于原始森林,树木繁茂的再生林区域,特别是那些大型成熟的树木林区。在树木在开花期间,进入公园和城市园林。有时,也出目前树木繁茂的热带稀树草原或柚木和椰子树种植园。一般居住在丘陵区域或陡峭的山坡中部。主要栖息在低地与海拔1500米山丘陵地,有时也出目前海拔2400米的区域。在一些丘陵区域,是季节性的移民。

3、生活习性

烟色吸蜜鹦鹉群居性非常强,常常大群的聚集,从20到100只左右,甚至有时更多。且发出很嘈杂吵闹的鸣叫声,到了晚上,会形成大群公同栖息。一般在高地休息,天天都根据相同的路径,有时会飞行非常长的距离。存活主要依靠于丰富的食物,花木的花蜜及花朵是它们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,觅食时很吵杂且有侵略性;飞行的高度特别高,且在飞行时会发出非常吵杂尖锐的叫声,所以非常引人注意,喜欢在枝头间活跃地爬来爬去。

在高海拔区域,在远高于冠层的顶部飞行。主食为花蜜、昆虫与水果。

4、分布范围

广布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,整个新几内亚,除去最高的区域,亚潘岛和苏拉威西岛也有分布。

5、繁殖方法

烟色吸蜜鹦鹉卵生。一次产2颗卵,孵化期约需25天,约8至10星期后羽毛长成。繁殖区域因地而异:在东部是从11月至4,而在印尼的伊里安查亚高原是7月。它们喜欢在山区的大树下筑巢,选择离地面有肯定高度的树洞,鸟巢可以连续重复用多年。雌雄双方合作参与营巢的工作,进一步扩大入口或洞巢。即便此巢已经用了几年,一直要进行小规模的改造。虽然这个物种是相当常见,但对它们的繁殖性质知道不多。

筑巢产卵季节依据不一样的地区有非常大的不同,在东部山区从11月至4月,而在印尼伊里安查亚是7月。喜欢在山区高大的树木上筑窝,选择距地面有相当的高度,以预防潜在的掠食者。巢可以连续多年被用,并持续的扩大洞口和巢深,每年总要进行一些小的变化。

人工饲养的雌鸟每次产2枚卵,约24天孵化。在新几内亚的烟色吸蜜鹦鹉,生殖周期非常长,大约70天。
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