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极露脊鲸一般指弓头鲸。
弓头鲸(拉丁学名:Balaena mysticetus,英文名:bowhead whale),名字得自于巨大而独特的弓状头颅,是一种是鲸目的海洋哺乳动物,长成后长度可达21米 (雌性比雄性大),躯体很沉重。鲸脂厚达70厘米,能够帮助御寒。它为自己开凿呼吸孔。其长长的鲸须类似筛子,用于滤取磷虾等浮游生物。
弓头鲸拥有一副洪厚的嗓子,在迁移、进食、和社交时用以互相交流。其中一些长而重复的鲸歌可能是交配的讯号。部分个体是可以活到150-200岁。
1、外形特点
弓头鲸体长21米,75~100吨的体重超越体形更大的长须鲸,雌性比雄性大。体色呈深色,无背鳍,上颚窄,下颚呈弓形。有长达3米的鲸须(为相同种类动物中最长者)以滤食水中的小动物,在耀眼的阳光下,鲸须常反射出绿色的荧光。和南北露脊鲸一样,弓头鲸的口腔前方并没鲸须。
唇线长而且弯弓状,喷气孔后方凹陷显著,头部约占体长的1/3,后背浑圆,没背鳍隆突或脊,体型大而短胖,黑斑点排列如项链(有个体差异),下巴上有不规则的白色斑块(有个体差异),胸鳍宽大,呈桨状,皮肤光滑没长皮茧或肉瘤,体色呈黑,蓝黑,暗灰或深褐色,有些会掺杂大片灰色斑块,尾干最细的部分有浅灰色斑块两个喷气孔分得非常开,喙形上颚狭窄,下巴呈白色末端尖锐,后喙稍微向内凹,中央凹刻明显,尾鳍的宽度可几乎达到全身体长的一半,尾鳍背面的后缘可能呈白色。
颅骨大而厚实,用以自水下撞击冰面呼吸 (有伊努伊特人报告,其撞穿的冰层可达60厘米厚)。
鲸脂厚达43~50 厘米,比任何其他动物都厚。
从侧面看,大部分成鲸在海面上会呈现两个明显的隆起。前方的三角形隆起是弓头鲸的头部,之后的下凹部分是颈部,后端的圆形隆起则是延伸至尾鳍的后背。注意其光滑的后背并没背鳍或脊。年轻的个体从侧面看得较浑圆,自吻部到尾鳍只呈现一个圆弧。
2、栖息环境
弓头鲸生活在极地区域。常发现于北半球的寒冷水域,居住地伴随冰的漂移而改变。在夏季,也会在海湾、海峡、河口生活。
3、生活习性
活动
弓头鲸泳速缓慢,一般独来独往,或者结成最多六头的小群体。一般而言,在海面浮游1至3分钟,喷气4至6次。可能潜行至水深超越200米处,最多可以在水中逗留40分钟,但并不是潜水能手。弓头鲸偶尔会跃身击浪,鲸尾击浪,胸鳍拍水与浮窥,但一旦开始,可能就会连续进行(曾有75分钟内64次的记录)。一般单独进行,典型的方法是垂直跃出水面,躯体的后半部一般维持在水中,最后再侧向一边入水。大多数的跃身击浪都在春天迁徙时出现。垂直出水,可看到1/2-3/4的躯体,一般会固定以身体某一侧回溺水中 ;仔鲸会戏弄水中的物体。常常与一角鲸,白鲸结伴,是生活在北极的唯一大型鲸豚类动物。
进食
在海面,海面下或者沿着海床摄食。或许会张着大嘴缓慢地在海面移动;有时会合作摄食。
捕食磷虾和浮游动物。
4、成长繁殖
弓头鲸到10 至15 岁时达到性成熟。其交配期约在每年的3~8月,怀孕期主要在3月,5月是生产高峰。交配时组合可以是一雄一雌或数组雄性群体与1~2头雌鲸。每3~4 年雌鲸会诞下一头幼鲸,幼鲸出生时长约4.5 米,重1 公吨。1岁时可成长至9 米。仔鲸的大小从略低于平均体长的3.6米到5.2米不等;在第一年内体长可变成两倍。
弓头鲸数目不多,而且栖于遥远,酷寒的环境中,使得研究很难进行,因此人类对其知道甚少。某些仔鲸初生时体色较淡(有的几乎呈白色),而后会伴随年龄渐渐变暗,与成鲸相较,仔鲸一般比较矮胖,更具桶状,体色呈淡淡的蓝黑色,有时透过水面看着会呈淡灰色,后缘可能有的突出,尾鳍呈暗灰或黑色(隧毛的颜色淡些)
曾估计寿命约60~70 年,与其他鲸类相若。但在1993、1995和1999年在鲸体内发现旧的象牙矛尖,触发了对鲸眼结构的研究,因此可以得出靠谱的结论:至少部分个体是可以活到150~200岁的。另一项研究则显示雌鲸到了90岁仍然有生殖能力。因为其寿命之长,雌性也会有更年期的现象。这从很大的个体并无幼兽在侧的情形中得到证实。